情未处理妥当,留下的应激反应。
江知峤同桌说话有些偏激,他就一下子暴怒了。
他平时不善言辞,原来是在压制自己的情绪,保持平稳。
那所谓的情节恶劣,是同学借他的家事肆意发酵,还侮辱其家长,如此情况,江知峤怒不可解,才动了手。
后经调解,江知峤全责,公开道歉。
那同学吵闹不休,称心灵受重创,于是才有了劝退江知峤的后续。
当时沈青禾半信半疑,现在这些小年轻,离经叛道,有着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。
后来与林星姸提起,林星姸才说确有此事。
带林星姸的前辈就是江知峤的班导。
那班导描述的更是五彩缤纷。
后来,沈青禾就没有过问此事了。
叛逆期,总有不想被触及的逆鳞,以及不想被提及的年少轻狂。
江知峤打算跟沈青禾坦白自己的过去,是因为潘思琪。
潘思琪开导他,劝他不要太信任沈青禾。
沈青禾最看不起的就是他这类人。
若是江知峤把过去的经历说给沈青禾听,沈青禾肯定自此以后不会再高看他一眼。
他从没把潘思琪放在眼里。
一个成年人,在同事背后说三道四,毫无业务能力,随时出错,却拒不承认,只会狡辩。
如此为人,还想挑唆?
但是,他也想知道,沈青禾会怎么看他。
当然,潘思琪输了。
潘思琪自那之后,没少甩江知峤冷眼。
然而,江知峤并不在乎。
人得多闲,才会每天惦记着把坏情绪传给别人,实在可笑。
恶意揣测他人,肆意诽谤诬陷,这样的人不值得尊重!
潘思琪屡次三番挑唆,江知峤都不为所动,隔壁班的好哥们也跟江知峤一起维护沈青禾。
一个把你从淤泥里拉出来的人,有多么重要。
潘思琪永远都不会懂。
初来乍到,因为回答了一个大家都难住了的问题。
她是这么说的,“真好,又来了一个希望。”
至亲之人,觉得他是累赘。
而她说他是希望。
沈青禾课堂,他不是唯一主角。
因为总有人比他更优秀。
所以,他学习越发用功。
每次作业本上的优,每次回答问题时得到的肯定,就像暖阳,晒干了泥泞的忧伤。
所有人误会他的时候,只有她,站在他的角度,替他着想,不是为了业绩假意讨好,是真的为他好。
人性的善意,是真真切切的。
江知